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牡丹区建设大棚基地扶贫

来源: 宣传信息组 2018-01-18 09:13

  牡丹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资9800万元,在全区建设10个扶贫基地600座反季节果蔬大棚,创新探索“政府投资、企业经营、贫困村资产收益、贫困户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既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又发展了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产业扶贫新路子。

  一、整合资金,集中使用,围绕基地精准发力。为解决资金筹集难题,牡丹区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开发、集中连片、示范带动”的思路,打破部门框架,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涉农资金,向扶贫基地集聚,除上级直接分配到项目的资金外,凡是切块分配的,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实行100%比例整合。目前共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9亿元,其中9800万元集中用于扶贫基地建设。

  二、集中建设,统一出租,贫困村资产收益。基地建设统一规划选址、统一模式建设,一张图纸画到底,一个队伍建到底。600个大棚集中在10个基地,每个基地60个大棚,每个大棚长80米、宽12米,占地960平方米,采用新型钢结构主体。基地建成后,统一承包给银田农贸集团经营,租金收益归行政村所有,原则上每个村享有2个大棚的租金收益,其中80%用于贫困户脱贫,20%用于村公益事业。

  三、规模经营,统一销售,贫困户入股分红。银田农贸集团承租后,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并负责产品销售,吸引贫困户以劳动力和少量资金入股,双方持股分红,每年结算收益。通过“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将公司和贫困户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双方积极性,使专业公司的销售管理优势和贫困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和脱贫效益。为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积极性,提供了四种入股方式。一是每个大棚以劳动力和3000元入股,贫困户占股40%;二是以劳动力和5000元入股,贫困户占股50%;三是以劳动力和3000元入股,再交5000元押金(分红时退还),贫困户占股50%;四是经济特别困难的贫困户仅以劳动力入股,占股30%。以上方式自由选择,确保各种经济条件的贫困户都能参与经营。

  四、多方参与,多渠道受益,实现共赢局面。依托扶贫基地这一产业扶贫平台,整合各方优势的同时,实现共赢局面。一是贫困村增加集体收入。每个大棚每年租金2万元,每村享有两个大棚的租金收益,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元。二是贫困户多渠道收益。贫困群众通过集体分红、流转土地、基地务工等多渠道增加收入,10个基地吸纳600多名贫困群众打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左右。入股经营的贫困户还可以取得经营收入,正常年份每棚每年产值约8万—10万元,占股30%每棚年收益2.5万元左右,占股40%每棚年收益3.4万元左右,占股50%每棚年收益4.3万元左右。三是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大棚基地全部由政府建设,企业减少大量前期投资,只需集中人力、财力用于种植经营管理和产品销售,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四是脱贫产业蓬勃发展。贫困户学到种植技术后,由政府提供信贷支持,基地提供销售渠道,鼓励群众自主经营。通过不断辐射,使全区蔬菜种植规模持续扩大;通过规范引领,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依托银田农贸集团,打造有一定规模的蔬菜集散中心,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带动蔬菜销售、农副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全区蔬菜产业向产加销一条龙方向发展,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产业支撑。

编辑:李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