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扶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2期(总第281期)

来源: 宣传信息组 2018-01-16 10:47

  【编者按】精神扶贫是脱贫攻坚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在青岛举办精神扶贫专题研讨班,在这次研讨班上,省扶贫办以及济宁、临沂、菏泽、青岛等市分别介绍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补齐“精神短板”的经验做法,从本期开始,《山东脱贫攻坚简报》将分三期刊登相关发言摘要,希望全省各地学习借鉴相关经验做法,扎实推进精神扶贫相关工作,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我省着力补齐“精神短板”

  让贫困群众劳动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和行动。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把精神扶贫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着力开发贫困人口的思想和劳动,动员和帮助他们转换思想、辛勤劳动稳定脱贫。2016年以来,全省贫困人口通过双手劳动脱贫135万人,占脱贫人口的58.4%,其中老年贫困人口劳动脱贫的有16.8万人。

  一、抓思想转变,解决“不想干”的问题。我省把思想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第一仗,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一是用沂蒙精神提振精气神。我省把沂蒙精神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红色引擎,引导贫困群众不服输、不苦熬,打好新时期脱贫攻坚“孟良崮战役”。省委印发《关于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意见》,利用沂蒙红嫂纪念馆等200多个基地开展教育;通过送政策下乡、编扶贫手册、印政策漫画、干部登门动员等,把习近平总书记“一个不落下”的要求和中央脱贫攻坚政策传递到村户,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把沂蒙精神植入贫困群众心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源源不断输送“精神给养”。蒙阴县72岁的贫困老人徐美凤,按照政策可以享受“兜底脱贫”,但她认为“父辈是拥军支前的,现在吃喝全靠政府,坐享其成,这不是打脸吗?”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她通过养殖长毛兔,实现“光荣脱贫”。二是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远的看不见,身边人才有说服力。我省各地注重总结推出一批本地脱贫典型案例,让脱贫户与贫困户面对面,讲过去比现在,看变化谈感受,让那些本村近邻的脱贫户与贫困户结对子,树信心、找门路。靠做豆腐脱贫的懒汉臧章建、开办家庭旅馆脱贫的石发家、种西红柿增收的60岁老人石书荣、建起手工艺作坊脱贫的65岁老人王百三、靠柳编增收的85岁老人庞元英、养殖观赏鸟增收的残疾人聂象波等,这些典型发生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借鉴、照着学,很有说服力、感染力,都成为贫困群众的榜样示范,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三是用先进扶贫事迹激励感化。广大扶贫干部风里来雨里去,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牺牲,每天发生许多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比如,积劳成疾46岁倒在岗位的岱岳区扶贫办副主任苏庆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蔬菜合作社带头人陈明利,把扶贫车间建在群众家门口的李玉如,让贫困群众牵着毛驴脱贫的秦玉峰,6年带领3个贫困村脱贫的第一书记刘昌法,还有省里评选表扬的35个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既有扶贫主体也有脱贫群众,既有党政干部也有爱心人士。这些扶贫典型的感人事迹成为扶贫征程上的一盏盏灯,照亮了扶贫干部前进的路,温暖了贫困群众羸弱的心。省里和各地通过新闻发布、文艺创作等形式,把这些先进事迹讲给群众听、拍给群众看,让他们将心比心,明白扶贫干部到底为了谁、究竟图的啥,从中受到激励和感化。全省编创扶贫题材微电影电视作品263部、摄影作品21236件。

  二、抓技能培训,解决“不会干”的问题。针对贫困群众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弱、技术水平差的“素质贫困”问题,根据贫困户技能需求、发展意愿,开展实用技能免费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由“不会干”到“学着干”。各地的培训,围绕农家乐、柳编、大蒜包装等特色产业和“大嫂”“大姐”等家政品牌进行,运用“田间课堂”“大篷车下乡”等模式,贫困人口愿意学、方便学、学得会、用得上。去年以来,全省免费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贫困人口55.1万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10122个,科技人员下乡10.5万人次,指导农户360余万户次。对于身体不好的,通过健康扶贫,2016年以来累计救治患病贫困人口50.6万人,已恢复劳动力的占77.4%。一人读书,全家有希望,通过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2.7万人,实行特殊招生政策,2016年以来参加高考的13985名寒门学子全部走进高等院校大门,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三、抓产业就业,解决“无门路”的问题。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不论男女,不分年龄,凡是能干活的贫困人口,就让他们发展有本钱、脱贫有项目、就业有岗位,实现有尊严的收入、有尊严的脱贫。一是能够干活的纳入项目。引导贫困户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特色种养业,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吸贫入社、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结对帮扶等方式,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化链条,搭上“致富快车”。去年以来,全省共发展种养加和电商、旅游等产业扶贫项目17642个,总投资67.07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02.81万人;210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24796人,8743个合作社吸纳46052户贫困户入社,305个家庭农场示范场结对帮扶贫困户1480户。二是愿意就业的提供岗位。积极推广就地就近就业扶贫模式,创办不同形式的“扶贫车间”,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全省建成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扶贫车间”6126个,吸纳以老年人、留守妇女为主的12.6万贫困人口就业。设立互助扶贫公益岗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农村留守妇女特别是贫困妇女作为护理员,结对照顾贫困老人,提供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代购代办等服务,同步解决贫困妇女“脱贫”和贫困老人“解困”两个难题。全省聘请护理员30063人,其中贫困人口14551人,照顾贫困老年人9.29万人。全省通过外出打工、就近就业等方式,转移贫困劳动力21.3万人。开发护林员、保洁员、安全员、养老护理员等6.59万个。三是有创业能力的提供资金。开展“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发展生产,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问题。目前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96.4亿元,受益人口17.8万人,其中,发放“富民生产贷”74.7亿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2982家,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3.2万人;发放“富民农户贷”21.7亿元,受益贫困人口4.6人。

  四、抓孝善养老,解决“尽责任”的问题。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我省充分释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文化积淀,为脱贫攻坚提供文化养分。一是靠德治“春风化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传承儒家“孝文化”,倡树“百善孝为先”,实施“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开展好家庭、好媳妇、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倡树孝亲敬老家风,引导子女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全省建成村级“儒学讲堂”7000多个,开展活动3万余场,参与群众400万人次。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9万多个,实现所有村庄全覆盖,奉养老人的柴米油盐、尊老爱幼的点滴小事、乡亲四邻的助人为乐,都记得清清楚楚。有的村对孝顺的登红榜表扬,对不孝顺的上黑榜警示,形成道德舆论压力,引导子女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给予更多物质关怀和精神关爱,有的主动把老人接到家里一起过。二是靠自治“倡孝扬善”。指导村里成立养老理事会,督促子女签订赡养协议,通过子女拿一点、社会捐一点、财政补一点,设立孝善基金,子女每月拿出100-200元,基金就给予10-15%的补助,定期发放钱物给老人,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无子女或子女无赡养能力的,由基金会按一定标准兜底保障。目前各地建立孝善基金12841个,募集资金2.53亿元,惠及老年人62.35万人。坚持把孝道作为文明村、文明户评选的“硬杠杠”,全省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镇35362个,占全省村镇总数的47%。三是靠法治“促进和谐”。对少数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去年以来全省调处化解老年人赡养矛盾纠纷11182起。

  五、抓移风易俗,解决“穷大方”的问题。大力倡树文明新风,设立移风易俗专栏、举办专题课堂、播放公益广告、编创文艺作品,去除“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思想基础,靠组织的力量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为“人情账本”减负。一是村规民约立规矩。发动村民议定移风易俗事项,写进村规民约,村民签订承诺书,成为家家遵守的“小宪法”,让红白事简办有依据、让攀比者无借口。落实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村民红白事办理情况公示,对不按要求办理的,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不参加仪式,村民取消评优资格、不享受相关福利待遇。二是红白喜事定标准。指导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章程,明确标准,免费操办红白公事。全省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8.6万余个,建立“喜丧大院”“村民礼堂”等红白事办理场所5756个。枣庄市制定婚丧嫁娶“十严禁”规定。菏泽市推行丧事就餐一碗菜两个馍。沂水县推进公益性公墓全覆盖,淄博市南太合村红白喜事“份子钱”限额5毛钱。三是宣传动员入人心。全省拍摄放映乡村文明系列影片60.87万场次,发送公益短信3000多万条,让文明新风化为群众过好日子的新动力。

  六、强化基层组织,解决“有依靠”的问题。注重首先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支对群众有感情、有耐心、负责任、敢担当的基层干部队伍,当好贴心人和靠山。一是村级组织带。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城归”人才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村“两委”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任务,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第一责任,无论贫困户是老弱病残,还是懒馋散、痴呆傻,量身定制,对症下药,精准帮扶,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二是驻村干部帮。各级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贫困户结对子、认穷亲,破难题、挖穷根,为贫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2012年开始,先后三轮五批选派4万多名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第一书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贫困户分析贫困状况,认清比较优势,找准发展方向,被称为“蚯蚓”,“松了贫困的土,啃了贫穷的根”。菏泽市4.9万名帮扶干部与22万户贫困户签署“双向承诺书”,拉起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责任落实“两条链”。2016年,全市44.7万脱贫人口中,70%是靠自身努力劳动就业脱贫。三是扶贫理事会促。在村里成立精准扶贫理事会,由贫困户代表和老干部、老党员、致富能人组成,全程参与监督扶贫对象识别、扶贫需求评估、扶贫项目实施、扶贫收益分配,通过集体讨论,既不漏掉需要帮的真穷的人,也不帮脱了贫赖着不退的人。全省建立精准扶贫理事会10232个,成员达62051名,其中贫困户代表19045名,成为精准脱贫的“润滑剂”。四是扶贫联络员联。不少贫困户大字不识一个,听不到外边信息,身体不好出不了门。不少地方推行扶贫联络员制度,从村里挑选头脑清楚、能说会道、熟悉村情、勤快踏实的村民,给予一定报酬,让他们登门入户讲政策、听需求、办实事,给贫困人口当“眼睛、耳朵、嘴巴、腿脚”。

编辑:李晓雪